10000小时定律

2018/10/09

这个世界上唯一缺的就是努力的人,有用的努力是聪明的。

找到知识源头、极其功利地读书、萃取知识晶体,这就是提高认知效率的核心方式。

1

识别知识的源头

  王小波讲过一个笑话:
  “二战”时将军视察前线,看到一个新兵很紧张,于是给他一块口香糖。
  “好点了吗?”将军问。
  “好多了,长官。不过这口香糖为什么没味道?”士兵问。
  “因为我嚼过了。”将军说。
  我们身边有很多“嚼过的口香糖”信息—在朋友圈、QQ空间、微博等社群里转发的各种内容和信息,书架上各种名人、朋友推荐的书籍,各种二三四手信息不计其数。
  面对知识焦虑,这些信息“口香糖”的确让你镇定了点儿,而且怕你觉得无味,还加入了大量“麻辣”、“鸡精”、“味精”、GIF(图像文件格式)动图和美女照片起味儿,
  但是当你吃惯这些,就永远没法享受真正的优质知识的味道了。因为你没法找到知识的源头了。

  我曾见过长江的源头,很难想象在上海看到的浩浩荡荡如大海的长江,源头这么细,好像我躺下就能拦住一样。
  知识源头,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,是知识发源的地方,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。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,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。
  顺流而下,离源头越远,支流越多,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。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,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。

在我看来,现在我们获取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四手信息,因为很多人已经失去了鉴别一手信息的能力。这也是我们认知效率低下的原因。

  • 一手信息:知识的源头

    1973 年,诺奖得主赫伯特·西蒙(Herbert Simon)与威廉·蔡斯(William Chase)合作发表了一篇对比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论文,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“10 年定律”。
    他们发现,国际象棋大师的长时记忆中有5 万~10 万个棋局组块,并推测这需要花10 年才能获得。
    
    1976 年,埃里克森基于西蒙的研究成果,进一步拓展了针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,并且和西蒙合作发表论文。
    1993 年,埃里克森与另外两位同事克朗培、泰施罗默基于大量的研究,发表了一篇论文《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》。这是一手信息。
    
  • 二手信息:忠实转述一手信息

    2016 年,上述论文第一作者埃里克森发现自己的理念被误读,于是出了本书《刻意练习》。埃里克森在书中强调,并无一个确定的时间门槛让人成为大师。
    不少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专业技能的习得不是花了1 万小时。在本书中,埃里克森使用的数据也非“1 万小时定律”。
    
    而且刻意练习还和天赋、练习方式高度相关。低水平的勤奋练习多少小时都没戏。
    2016 年11 月,学习专家爱德华多·布里塞尼奥在TED上发表了“如何在你关心的事上表现更佳?”(How to Get Better at theThings You Care About?)的演讲,
    也重复了这个观点。这些书和演讲,算是二手信息。
    
  • 三手信息: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

    有个叫马尔科姆·格拉德威尔的人读了埃里克森1993 年发表的论文,没有提“刻意练习”这个主概念,只是抓取出来一个“1 万小时定律”,写成一本非常著名的书《异类》,
    一时风靡全球,估计你没读过也听人说过。在书中,他充满激情地表达: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因为天资超人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。
    只要经过1 万小时的锤炼,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。努力是卓越的必要条件毋庸置疑,但1 万小时并不是成功的真实路径。 这是三手信息。
    
  • 四手信息: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

    有无数公众号、人生导师、培训师和励志作者,基于自己的经验解读“1 万小时定律”,告诉你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,然后推销自己的方式。
    成长之旅、1 万小时的诀窍、1 万小时的工具和方法,以及感人的故事,这是第四手信息。
    

其实如果你能有英语四级水平,再配合谷歌翻译,基本上1小时就能读完那篇属于一手信息的论文,4小时读完《刻意练习》或者《异类》,不过显然后者含金量更低,但阅读奖赏更高。

大部人会被忽悠学习第四手信息,搞不好还真的盲目实践,花去了100 个小时。

这就是认知效率的差距。

  “真传一句话,假传万卷书”,讲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
2

知识的源头探测仪

能辨别和找到知识的源头

知识的源头是站在人类认知边缘,研究、思考和验证的人。他们的一些新鲜的思考,在脑子里、笔记本上,还未进行详细加工,但是新鲜热辣。 一些知识经过系统化,成为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,或者圈内人互相讨论的内容。

一手研究论文,行业的学术期刊,行业最新数据报告;

  • 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和思考,通过谈话获得。

二手知识含金量很高,忠实转述,但是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。

  • 名校的教科书,MOOC(慕课)里推荐的一手材料,维基百科;
  • 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;
  • 各行业领军人物、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、豆列,以及在自己公众号发的文章。

三手知识是畅销书,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、方便传播的文字,但是因为大众的认知能力较低,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、故事以及不精确的概念。

四手知识是你常看到的: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,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,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。讲一个观点,灌你无数“鸡精”。

追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

如果你实在来不及看这些内容,记得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。因为他们是面对源头的,如果他们还比较会表达,那就真的是幸运了。

在我看来,“得到”专栏的作者、最近爆红的知识红人,都是这样的人,他们站在科技链条源头,站在优质图书源头,站在创业前沿,表述相当忠实和清晰。

如果你同时订阅几个专栏,很容易发现这些作者用不同语言在讲同一个道理。这个时候看留言,就看出不同人的心智水平了。心智水平比较低的人会说:“你这个万维钢讲过,没意思。”心智水平比较高的人会意识到:“你这个××× 也这么说,有意思。”

后面的人意识到,源头总是聚合的、统一的,而不是各自不同的,这才是精华。多看几遍、多几个层次、多几个角度,比给你看另一篇一点儿破事讲一堆的文章好很多,效率也更高。

成为知识的源头

这个有点儿难度。我们在谈如何输出知识的时候再说。所以在知识爆炸的年代,最好的方式是辨别一二三四手信息,走向知识的源头,并与那些人站在一起。总有一天,你也会成为创造知识的人。

朱熹说: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只要站在源头,你就永远是最新的。

3

功利读书法

  我们从小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,“怎么又在玩,没有读书啊?”而你只要一读书,不管有多慢、读什么书,大人就不打扰你了,久而久之,很容易形成一个概念:学习总没错。
  这个思路是错的。在知识匮乏、非终身学习年代,学肯定比不学好;
  **但是在今天知识爆炸、终身学习的时代,“为什么”(why)、“学什么”(what)、“如何学”(how),比“学就好了”(do)更重要。**
  介绍一个概念“认知效率”: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。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,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,这就是认知效率的不同。认知效率低的人,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。
  牛人的真正秘诀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,以高很多倍的认知资源来学习,认知效率是你的很多倍。高手的技术就是“投入产出的非线性”。
  提高认知效率最有效的工具就是“极强的目的性”,我称之为功利读书法。

极其功利地少读书

  一个新知什么时候习得效率最高?认知心理学认为,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,
  即有**目标导向、有即时反馈、最近发展区**。简单地说,能解决当下问题的、学了有地方用的、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。
  为什么在国内学个英语口语12 年都学不好,丢到国外3 个月就能交流了?因为在国外,交流是刚需,有地方练习,老外对你的发音很宽容,难度适中。
  这种时候三个条件都具备,效率就高,学得就快。
  所以你反过来也能理解,为什么刷那些“管理者必读的××本书”的书单,对你意义不大,因为这些认知资源的目的性弱,缺乏实践环境,且难度不一。
  那些标题党的微信文章,比如《不看这篇文章,错过了一个亿》,更是凭空造出了一个“需要解决的问题”。
  你思考一下,即使你真的遇到了能让你获得一个亿的方式,这是你当前的问题吗?这是你当前的水平吗?这是你学了就能用的东西吗?

极其功利地配置资源

  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中,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:娱乐性的、知识性的和心智提升类的。
   很多人天天学习,学习力却没有什么提升。随着年龄增长,自己的脑力体力下降,于是觉得“年龄大了,脑子不好使了”,就是这个缘故。
   因为他主要的认知是娱乐性和知识性的—你哪怕读一辈子报纸,也不会增强学习力。

比如说我自己这个月的认知资源配置:

  • 认知性阅读:《人类的群星闪耀时》《反脆弱》等书的写作技巧,为写书做准备。提升心智的认知难度很大,属于“攻读”,需要有大段的时间和系统的阅读,我一般放在早上或夜深。
  • 知识性阅读: 各种行业调查报告、行业论坛,大量专业书籍,如《人生设计》《生涯混沌理论》《认识电影》《好好学习》。知识性阅读的目标就是知道某事,所以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型学习。
  • 娱乐性阅读:比如《爱情刽子手》《理想的下午》,以及各种电影……娱乐性阅读主要用来放松和陶冶,认知资源可以很低,累的时候翻几页,比如两次谈事之间读,有换脑子的感觉。

     所以,一定要强忍住买书的欲望,极其功利地分配资源—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,区分三种阅读,设定目标,分配资源。
     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
     最愚蠢的方式,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,然后往下读。
    

===========

    更好的方法是先选书—先看书评,中文的看豆瓣,英文的看国外亚马逊的评论,一般很有用。平行比较几本书,选择一本。
    然后再看目录,一般的购书网站都有。大概知道书的内容和框架,有时候有趣的序也值得一读。
    最后再看具体章节。直接切入重要的章节,系统学习则从目录开始看。

    这样的确会用大概15 分钟时间来选书,但是比起你在一本无用的书上花好几个小时,是不是认知效率提升多了?
  • 为什么很多人做不来?

      因为人的大脑是一个认知吝啬鬼,
      我们本能地选择最简单、最不耗脑子的方式,
      那就是拿起一本大家都在看的书说:“读点儿书总没有错,大家都在读。”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寻求阅读奖赏。
      而功利的读书法在获得阅读奖赏之前选择了延迟满足—先找到目标,调整好资源,带着问题进入。
      就这三步,就让你跑赢90% 的人。
    

好的方法,都是反人性的。

4

萃取知识晶体

    我们都知道,石墨和钻石都由相同的碳原子组成,只不过钻石的碳原子之间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六面体晶体结构,
    这也是钻石是已知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的原因。钻石的硬度,来源于它的结构。
    另一个例子是沙子和混凝土,散沙根本抓不住,一使劲儿就散了。
    但是混入了水泥和石块,这些东西之间形成结晶,散乱的沙子就能够建起高楼。

    知识也是一样,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。
    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,知识就形成一种“知识晶体”。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,就变得不容易磨损,强度很大,也容易整体提取。

  我遇到过一位1990 年出生的小朋友,他就精于此道。
  虽然大学毕业才三年,他却已经是日薪10 万元的企业咨询老手,可以搞定大部分打拼多年的企业家,靠的就是满肚子的知识晶体。
  比如,大家都在谈女生生完孩子出来工作,很难做到工作、事业两不误,然后就是一顿抱怨,偶尔有人抖机灵讲俩金句。
  他基本会听一会儿,其实脑子里在搜索“晶体”,
  最后他会说:“你们说的这个问题,根据心理学家萨柏的观点,其实是个人生角色平衡的问题。”

  你看,知识量不是重点,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多少知识晶体才是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。
  如果你看了想不起来,张嘴就忘,明明记得但讲不出来,那就证明你脑子里没有知识晶体,只有知识豆腐脑。

  如何让知识变成知识晶体?下面是4 种常见的知识结构:

关联,树状,序列,数据。你可以简称为“关书(树)叙(序)述(数)”

知识晶体结构

  • 知识晶体有一种让你关上书本,依然可以叙述的能力。

  • 树状结构:体现事物层级、包含关系

    树状结构其实是人类知识最常见的结晶,所以放在第一位。
    最经典的树形结构是书的目录。再比如,知识管理分为知识储存、知识提取、知识呈现三个部分,是典型的树形结构。
    把知识进行树状处理,编成口诀,就是一个好方式。
    
  • 关联结构:体现事物相互关系。

    比如常说的金字塔结构,展现的就是一种“底层为基础,逐渐升级”的关系,
    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。而漏斗恰恰相反,展示的是“上面不要就漏下来”的关系,比如求职金字塔。
    
  • 还有典型的四分法,比如我们熟悉的SWOT 分析c—时间管理的“重要—紧急”四象限,展现的是两个维度评价的关系。

时间管理四象限

再给大家看一个好玩的图,展现出更有趣的三个元素两两重叠的关系。

好男人

  好男人在哪里
  公式也是关系结构,比如E=mc⊃2;,展现的是能量、质量和光速的关系。
  这个公式我们也有用:定位= 行业× 企业× 职位。
  • 序列关系:体现先后、因果关系

    序列关系是一种流程图式的知识结构,用来展现事情的前后、因果和逻辑关系。
    最常见的就是工作流程图,比如说明书的步骤指南(第一步,第二步,然后是第三步)。
    再比如我提到的“不从第一页开始读书”就是典型的序列关系:找书—目录—章节。
    
    一件事从上到下全做完才算完。这些都是典型的因果结构。
    
  • 数据结构:体现数量差异关系

    最后一种知识结构是数据结构。
    平时常见的柱状图、饼图、增长曲线……数据结构图展示的是事物空间、时间上的差异性,这就不多说了。
    
    世界上没有什么“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”的事。
    如果不经过提炼,含金量高的金子和普通石头没有什么两样,你根本看不出来。
    你用这么长时间翻查了许多知识,相当于在家里堆了一堆矿石,请务必把它们萃取出来,成为晶体。
    

大量看知识晶体

  不仅要看,还要每次思考这个模型希望表达的关系。

尝试模仿知识晶体

  看了一个模型,不妨凭记忆自己先画一遍,更好的方法是给别人讲一遍。
  然后看看和原来的结构有什么区别,找到差距再调整。
  因为你的知识结构不同,呈现出来的方法、模式都会有所不同,时间一长,你脑子里的模块足够多,知识自动就按照模型存放了。
  自己创造知识晶体知道了知识晶体萃取的重要性,你是否可以尝试构建自己的知识晶体?

找到知识源头、极其功利地读书、萃取知识晶体,这就是提高认知效率的核心方式。


Show Disqus Comments